聯系電話:15963348013
地址: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林業局68號
1苗圃地選擇
苗圃地應該選擇在地勢平坦、開闊、背風向陽,坡度不超過5°,排灌水良好,交通便利,勞動力充足,水源較近,便于苗木運輸和苗圃管理的地方。
側柏播種育苗對土壤要求不嚴,在中性、酸性及微堿性土壤上均能適應。側柏抗鹽堿能力較強,在含鹽量百分之0.2左右的土壤上均能良好生長。但在土層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長zui好,耐澇能力較弱,地下水位過高或排水不良的洼地上,易爛根死亡。
2播種育苗
2.1土壤消毒
2.1.1土壤滅菌
在播種前7d左右,用濃度百分之1~3的硫酸亞鐵溶液,按3.0L/m2~4.5L/m2的用量均勻地噴灑苗床上,也可用百分之1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或用濃度百分之35~40的福爾馬林溶液50ml,加水6L~12L,均勻噴灑在苗床上,噴后用地膜覆蓋7d后揭去地膜即可。
2.1.2土壤殺蟲
土壤中有螻蛄、金龜子的苗圃地,要進行土壤殺蟲。每m2用2g辛硫磷(1605)混拌細土,制成藥土,做完床時,拌于土壤中進行防治。
2.2選種
側柏種子要選擇本地或氣候條件與育苗區相近地區的種子,采用風選或水選的方法,選擇凈度高、品質好的種子進行精選分級,將蟲蛀霉爛的種子淘汰掉,清除種子中的雜物,如枝葉、果屑、癟粒、破碎粒等。
2.3種子處理
2.3.1處理程序
質檢→風選或水選種子→檢斤→發芽試驗→消毒→催芽。
2.3.2種子消毒
種子消毒在播種前1d~2d進行,用300倍濃度百分之50的福爾馬林溶液,將種子浸泡30min,然后用清水將種子上的藥液沖洗干凈,攤平陰干后即可催芽、播種。
2.4種子催芽
2.4.1層積催芽
催芽坑選擇地勢平坦背陰的地方,挖溝寬1m、溝深0.8m、溝長根據地形地勢和種子數量而定,坑底鋪10cm~20cm的細沙子。種子與沙子的比例為1:3,沙的含水量為飽和水量的百分之60;坑內溫度控制在0℃~5℃之間,要保持通氣良好,防止霉爛;盡量用溫水浸種,種皮吸水膨脹后層積于坑內,層積時間30d左右;播種前7d~10d檢查種子,如果尚未裂嘴露白,要將種子移到20℃左右的地方,蓋上塑料膜催芽,當種子裂嘴1/3時即可播種。
2.4.2水浸催芽
用40℃~50℃溫水浸種,種子與水比例為1∶3。先把溫水放在容器內,然后倒入種子,邊倒種子邊攪動,大約10~15分鐘即可,浸種時間為24h~48h,種子浸泡3d后撈出均勻攤放在通氣好的濕潤的地面上,但不能放在水泥地上,再蓋上濕草簾、濕麻袋或塑料,并置于20℃左右的溫暖處催芽,經常檢查翻動種子,當種子有1/3裂嘴時即可播種。
2.5播種期
春季播種在4月下旬~5月初,秋季播種在10月中下旬。但不提倡秋季播種,因為有野生或家畜等動物危害。
2.6播種方法
2.6.1條播
根據密度確定播幅和行距。一般播幅溝寬10cm、深3cm,行距25cm~30cm,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,覆土1cm~2cm鎮壓后澆水,再覆蓋地膜或草簾即可。
2.6.2點播
點播適用于側柏容器育苗,一般生產上常用的塑料容器規格為8cm×12cm,將配制好的營養土裝入營養杯中,苗床一定要平,然后把營養杯豎直排列在床面上,成行成列直立緊靠,苗床四周培土踏實,高于床面,防止容器倒斜。用木棍或羅絲刀插入營養杯中間,點穴深約1.5cm~2cm,將消毒、催芽后的種子播于穴中,每穴3~5粒,播后用細沙土均勻撒在畦面上,厚度1cm~1.5cm,然后澆一次透水,在大風天或暴曬天可覆蓋草簾、桔桿或遮陰網等,并注意每天噴水保墑,約經8~10d即可出苗。土壤中有螻蛄的苗圃地播種時一定要撒毒谷:每hm2用15~22.5kg谷子炒熟,拌入甲拌磷7.5kg,隨播種撒化肥時撒入開溝中。
2.7播種量
按下列公式計算播種量
X(g/m2)=A×W×(1+C)/P×G×1000×1000
式中:X——播種量(m3);
A——計劃產苗量(株數);
W——千粒重(g);
P——種子凈度(%);
G——發芽率(%);
C——損耗系數;
1/1000×1000將千粒重換算為每粒種子的重量(kg)。
上一篇: 介紹一下側柏育苗造林技術
下一篇: 側柏苗的株行距影響生長速度